二次设备预制舱在风电项目中的应用挑战与突破

来源:安徽正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6-26 10:13:00
在 “双碳” 目标推动下,风电作为清洁能源主力军发展迅猛。二次设备预制舱凭借集成化、模块化优势,成为风电项目中电力控制、监测与保护的核心设施。然而,风电项目多地处偏远、环境复杂,二次设备预制舱在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。通过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,行业正逐步实现关键突破,推动风电产业高效发展。
一、二次设备预制舱在风电项目中的应用挑战
(一)端环境适应性难题
风电项目常位于高山、荒漠、沿海等端环境。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可达 20℃以上,舱体材料易因热胀冷缩出现裂缝,影响密封性;荒漠地区风沙大,沙尘侵蚀会加速舱体表面涂层磨损与设备老化;沿海地区盐雾浓度高,易导致舱体金属结构和内部电气元件腐蚀,降低设备使用寿命。例如,某沿海风电场因盐雾腐蚀,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继电器触点氧化,致使信号传输异常,引发多次非计划停机。
(二)电磁干扰与信号传输不稳定
风电场内风机、变频器等设备运行时产生强电磁干扰,二次设备预制舱内的继电保护、通信装置易受干扰,导致信号传输失真、控制指令误发。同时,部分偏远风电场通信基础设施薄弱,4G/5G 信号覆盖不足,光纤铺设成本高,难以满足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,影响设备运行状态的及时反馈与故障处理效率。
(三)设备集成与运维复杂性
二次设备预制舱需集成保护测控装置、通信系统、自动化设备等,不同厂家设备间存在通信协议不兼容问题,导致系统集成难度大。此外,风电项目地理位置偏远,交通不便,设备出现故障时,运维人员难以快速抵达现场,且预制舱内部设备精密,故障排查与维修耗时较长,增加了运维成本与停电损失。
(四)成本控制压力
二次设备预制舱的研发、生产、运输及安装成本较高,而风电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,对成本控制要求严格。如何在保证设备性能与可靠性的前提下,降低预制舱全生命周期成本,成为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。
二、应对挑战的技术与实践突破
(一)环境适应性技术创新
  1. 材料与结构优化:采用高强度、耐腐蚀的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打造舱体,并在表面喷涂氟碳漆或纳米涂层,增强抗风沙、防盐雾能力。如某风电项目使用的纳米涂层舱体,经 1 年沿海环境测试,表面腐蚀程度较传统舱体降低 70%。同时,优化舱体隔热设计,填充聚氨酯发泡材料,加装智能温控系统,通过自动调节散热风扇与加热装置,将舱内温度控制在设备适宜运行区间。

  1. 防护结构升级:提高预制舱的防护等级至 IP66 以上,加强接缝处密封处理,采用双层密封条与防水胶,防止雨水、沙尘侵入。在舱体底部设置防尘网与排水槽,及时排出积水与灰尘,保障内部设备稳定运行。

(二)电磁兼容与通信技术突破
  1. 抗干扰设计:对预制舱进行电磁屏蔽处理,采用金属网或导电涂层包裹舱体,阻断外部电磁干扰。内部设备采用隔离变压器、滤波电路等,增强抗干扰能力。同时,优化设备布局,将强电与弱电设备分区布置,减少相互干扰。

  1. 通信方案创新:在偏远风电场部署微波通信、卫星通信等备用通信链路,与光纤、4G/5G 网络形成互补,数据传输不间断。引入边缘计算技术,在预制舱内对数据进行预处理,减少上传数据量,降低通信压力,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与稳定性。

(三)集成与运维模式革新
  1. 标准化与模块化集成:制定统一的设备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,推动二次设备预制舱的标准化设计与生产。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,将舱内设备划分为保护测控模块、通信模块、电源模块等,便于安装、调试与更换,降低集成难度与维护成本。

  1. 智能化运维体系建设:在预制舱内安装智能传感器,实时监测设备温度、湿度、振动、局放等参数,通过物联网技术上传至运维平台。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,对设备状态进行预测性诊断,提前发现潜在故障,实现主动运维。同时,开展远程运维技术应用,通过 AR 远程指导,协助现场人员快速解决故障,减少停机时间。

(四)成本控制策略优化
  1. 规模化与国产化:通过扩大生产规模,降低预制舱的单位生产成本。推动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,减少对产品的依赖,降低采购成本。例如,国产保护测控装置价格较产品低 30% - 50%,且性能已达到水平。

  1.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:采用数字化设计工具,优化预制舱结构与设备配置,降低设计与制造成本。加强运维管理,通过智能化运维减少人工巡检与维修成本。同时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提高设备利用率,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。

三、应用突破带来的成效与展望
通过上述技术与实践突破,二次设备预制舱在风电项目中的应用成效。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,如某风电场改造后,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 60%;运维效率提升,故障处理时间平均缩短 50%;成本得到有效控制,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 20% - 30%。
未来,随着 5G、数字孪生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应用,二次设备预制舱将向更智能、更高效、更可靠方向发展。集成数字孪生技术,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虚拟仿真与精准预测;依托 5G 网络,将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与稳定性,推动风电项目智能化运维迈向新高度,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

上一篇:一次设备预制舱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的应用实践

下一篇:SV 预制舱的投资回报率测算:10 年收益模型

相关视频

资料下载